新闻资讯
News and information
2026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盛大启幕引领全球绿色低碳技术革新
时间:2025/07/31 作者:admin 阅读 34次

在“双碳”战略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,全球第二大、亚洲旗舰环保展“中国环博会”全新设立的2026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(COExpo上海碳科展)将于2026年4月13-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。本届展会以“中和科技,碳索未来”为主题,汇聚400余家全球领军企业,规划30,000平方米展示空间,预计吸引10万名专业观众,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前沿的碳中和产业交流平台。


一、政策赋能:双碳战略下的绿色机遇

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正以“双碳”目标为牵引,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,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”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、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举措。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,凭借其在新能源、数字化、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先发优势,正成为全球碳中和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核心枢纽。宝武(上海)碳中和产业园等标杆项目的落地,标志着上海在氢能冶金、工业副产氢利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

本届展会深度响应国家战略,依托中国环博会25年积累的全球资源网络,联合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等国际机构,打造“技术展示+产业对接+政策解读”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,助力企业把握“双碳”浪潮中的万亿级市场机遇。


二、全产业链展示:六大核心板块引领技术革新

展会聚焦碳中和全产业链,设置六大核心展区,覆盖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完整生态:


节能与能源智慧管理:展示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、能源互联网技术设备及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方案,如国家电网的“全网电力平衡精益管理系统”已实现跨省区支援电量376亿千瓦时,相当于减排3760万吨二氧化碳。


碳捕集与封存(CCUS):集中呈现化学、生物、地质等多路径碳捕集技术,巴斯夫的力谋星®脲酶抑制剂可减少70%尿素氨挥发损失,每吨产品降低0.65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。


资源循环利用:涵盖风能、太阳能、核能等新能源装备,以及退役动力电池、风光组件资源化利用技术,呼应“无废城市”建设需求。


生物基与可降解材料:展示生物可降解塑料、合成生物制造技术,推动“以塑代钢”“以生物基替代化石基”的产业变革。


数字化智慧管理:区块链、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将赋能碳足迹追踪、能源管理优化,如上海平高的24千伏环保充气柜通过数字化设计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15%。


碳中和服务:碳汇交易、绿色金融、检测认证等服务机构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对接全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关税规则。


三、高端论坛:国际智慧碰撞绿色未来

同期举办的“2026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”将邀请中外院士、跨国企业高管及政策制定者,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:


技术前沿:聚焦氢能冶金、可控核聚变、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等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路径;

国际合作:探讨碳关税(CBAM)、绿证互认等全球规则对产业链的影响,助力企业“绿色出海”;


区域实践:分享长三角地区在零碳园区、低碳交通等领域的示范经验,推动跨区域协同减排。


大会将发布《中国碳中和技术白皮书》,并举行“碳中和创新案例”颁奖典礼,树立行业标杆。


四、往届回顾:从成功经验到未来升级

2025年第三届上海碳科展与中国环博会同期举办时,凭借减污降碳协同优势,吸引了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91,007名专业观众,促成超过200项技术合作协议。国家电网、巴斯夫、上海平高等企业通过展会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,例如上海平高的环保充气柜成功进入欧洲电网系统,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欧盟认证的同类产品。


2026年展会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化与专业化,引入德国、荷兰等国家的碳捕集技术团队,设立“国际碳中和技术合作专区”,推动中外企业在CCUS、生态固碳等领域的联合研发。


五、诚挚邀约:共赴绿色产业新征程
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亚洲顶级会展平台,拥有17个无柱式展厅和20万平方米室内空间,可满足大规模、高规格展览需求。本届展会将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模式,打造永不落幕的碳中和产业生态,为企业提供从技术展示、供需对接、投融资到政策咨询的全周期服务。


我们诚挚邀请能源、钢铁、化工、建筑等行业的领军企业,以及科研机构、金融机构、政府部门共同参与,在“中和科技,碳索未来”的主题下,携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价值链。

展会合作
展会合作
QQ客服
电子邮箱
客服微信